本页是<温州二源中学>介绍页面,非官方站点,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

温州二源中学

阅读:3 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7-07 12:40
单位介绍
学校占地面积23550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为6314平方米,绿化面积2032多平方米,校园环境优美,布局合理,设施完善。学校建有标准的教学楼、宿舍楼、200米的环形塑胶操场以及师生餐厅,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,各功能室,有图书室、阅览室、实验室、仪器室、音乐室、美术室、计算机房、多媒体会议室、智能广播系统和卫生室,硬件设施达温州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标准。

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,在校生为707人(中学252人,小学455人),其中住校生113人。教职员工68人,其中专任教师50人,师资合格率达98%,中级教师共33人。全体教师务实创新,积极投身教研教改,荣获区、市、省级骨干教师及其他各类荣誉称号,其中教坛新秀3人,教坛中坚1人,教坛新苗3人,骨干教师2人,市级园丁奖1人,市级教师1人,师德楷模1人,终身班主任1人,省级春蚕奖1人。他们以良好的素质、进取的态度、奉献的精神和实干的作风与学生一路同行。

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,广泛开展各种德育活动,努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、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,教育学生“诚信做人,踏实做事”,学生素质全面优良。一年一度的“红五月”文艺汇演体现了学生健康活泼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,积淀了校园文化,提升了学生素质,成为了极具特色的德育平台;由学生自主经营、自主管理的“爱心店”,自开张以来将其收入用于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问题,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能力,使学生形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,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。

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坚持以人为本、面向全体,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,为每位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空间和机会,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,开设劳技、书法、美术、写作、体育、舞蹈等兴趣小组,特长教育硕果累累,在县艺术节、体育节、科技节中成绩突出。

同时,学校狠抓教学工作,积极开展教研活动,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近年来,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,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,居于全县同类学校前列,2011年中考上文中重点分数线人数34人,上线率超33%,达历史新高。

学校的特色教育和取得的成绩,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,先后荣获温州市文明学校、温州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(文成县所乡级的市行为规范达标校)、文成县文明单位、文成县首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、文成县“二五”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,并连续四年被评为文成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,温州市批农村寄宿制达标单位,并于2009年二源乡教育通过教育强乡验收。

近几年来,学校为了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、管理和关爱,从思想上疏导、学习上辅导、生活上指导、言行上引导,并在生活上帮助、情感上沟通、习惯上培养、品德上塑造。同时,我校留守儿童还受到省、市、县各级领导、社会爱心人士的殷切关怀,在各级政府领导的指导下,从各方面着手开展各项活动,让留守儿童与其它孩子一样健康、快乐地成长。我们围绕着“关爱留守儿童,营造爱的家园”,开展一系列活动,为留守儿童营造出爱的家园。

(征求意见稿)

为进一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,更好地实现教师发展、学生发展、学校发展的目标,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,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。现依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,遵循教育规律,结合学校发展实际,制定我校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。

一、学校发展现状分析

(一)学校基本概况

1、基础设施。

学校占地面积23550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为6314平方米,绿化面积2032多平方米,校园环境优美,布局合理,设施完善。学校建有标准的教学楼、宿舍楼、200米的环形塑胶操场以及师生餐厅,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,各功能室,有图书室、阅览室、实验室、仪器室、音乐室、美术室、计算机房、多媒体会议室、智能广播系统和卫生室,硬件设施达温州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标准。

2、师资队伍。

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,在校生为707人(中学252人,小学455人),其中住校生113人。教职员工68人,其中专任教师50人,师资合格率达98%,中级教师共33人。全体教师务实创新,积极投身教研教改,荣获区、市、省级骨干教师及其他各类荣誉称号,其中教坛新秀3人,教坛中坚1人,教坛新苗3人,骨干教师2人,市级园丁奖1人,市级教师1人,师德楷模1人,终身班主任1人,省级春蚕奖1人。他们以良好的素质、进取的态度、奉献的精神和实干的作风与学生一路同行。

3、生源构成。

我校生源覆盖人口为1.1万人,在校生730人,其中住校生113人。由于学生都来自于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的农村,主要呈现“留守孩子多、单亲子女多、困难学生多”的特点,学生文化基础整体相对薄弱,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大。

4、管理模式。

自2010年以来,学校领导班子在继承学校传统精神、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,依据新时期教育发展形势,确立了“为每个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”的办学思路,坚持以德育为核心,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,紧紧围绕“德育即是生活,生活即是德育”这个主题,提倡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,强化教师育人功能,激发全体师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,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,得到县教育局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目前,我校的“爱心店”、“诚信柜台”、“书香校园”、“体艺2+1”等特色项目扎实稳步推进,教学工作硕果累累,教学成绩在县内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
(二)当前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

1、地理条件的制约。

2011年二源乡并到百丈漈镇,在此背景下,二源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学校边缘化,这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。

2、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任重道远。

教师流动大,每年都有老教师调出,新教师分配进来,学校青年教师比重高逐年提高,他们也更富有活力,更渴望取得成绩,但教学经验不足,新教师培养任务艰巨。

3、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。

我校的校园文化缺乏特色与活力,学校布局基本合理,格调略显幽雅,凸显了净化、绿化、美化的作用,却缺少特色,没有实行动态管理,张贴的名人像、警句格言等教化作用不强,教室布置整齐划一,感觉不到生命的流动,放弃了学生个性生成的主要阵地,丧失了开展实践活动的多样舞台。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科学性、时效性、可操作性、人文性体现不够,执行的严肃性不强,使制度不能内化为师生员工自觉意识,不能很好地起到规范、制约和激励作用。

4、教师课余生活单调乏味

绝大部分教师非二源本地人,周一至周五需住在学校,住校教师比重高,学校还没有教师宿舍楼,目前多数教师还住在学生宿舍楼,综合办公楼。教师生活存在极大不便,成为一个的现实问题。此外,学校没有相应的教工活动中心,教职工业余生活单调乏味。根据现状,着眼于提升农村教师幸福指数,急需改建或新建一栋教师活动中心,新建一栋教师宿舍楼。

(三)学校发展的比较优势

1、学校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学校未来发展趋向。

学校地处原二源乡,学校招生覆盖人口约1.1万,办好二源学校是学校全体师生及周边百姓的殷切期望。

2、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的教学成绩为学校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。二源学校建校以来,学校抓好德育教育,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,注重素质教育,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奠基,每年为文中输送大量学生。在新的历史时期,学校全体师生不甘人后,奋发向上,内强管理,外树形象,学校声誉不断提高,学校地位逐年提升,并已基本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,有着自身办学的比较优势,为学校后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二、学校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、具体任务

(一)指导思想

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相信并依靠全体教职工,坚持“内涵发展”和“质量求生存”不动摇,不断改善优化生源质量,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,进一步实施诚信教育,凸显体艺办学特色,提升学校文化品位,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在市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与办学特色的示范学校。

(二)基本原则

依靠师生,注重内涵,凸显特色,分段实施

(三)五年内具体任务

1、小学教学楼翻修。

小学教学楼投入60.8万进行翻修,适应教学的需要。2011年内完成。

2、建成教师宿舍楼。

2011年开始动工,2012年建成。预计投入200多万元。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,改善教师的居住条件,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。

3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。

加大校园教育文化建设,注重文化管理,构建和谐校园。以精神文明建设和特色德育建设为主导,办好文化长廊,办好学校网站,办好学校广播室。在学校管理上体现文化管理的光辉,实现管理者与教师的和谐,教师与教师的和谐,教师与学生的和谐,让整个校园成为洋溢文化气息的倾心校园,成为充满智慧灵光的和谐校园。

4、全面实现体艺2+1。

学校开齐开足音乐、体育、美术课程,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,把“体育、艺术2+1项目”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。配足体育、艺术教育设备器材。学校组织课内外体育、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,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,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
5、落实目标教学法。

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洋思中学的目标教学法,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,向40分钟要效益。

6、落实学生习惯的培养。

发挥社会、学校、家庭三者的作用,培养学生学习习惯、劳动习惯、生活习惯、卫生习惯、锻炼身体等习惯。除了落实一日常规外,更重要的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及其生理、心理发展的特点,有目的,有计划地开发他们的智力,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,发挥他们的特长,为他们今后的学习,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。

7、主动创优。

2011年争创义务教育示范学校、红领巾示范学校;2012年争创素质教育示范学校;2013年争创现代化学校。

8、创学校品牌。

学校的“关爱留守儿童教育”在全县已有较大的影响,多年的实践奠定了深厚的基础,学校将继续肩负起这一任务,积极探索,大力推广,走出一条特色办学的新路子,从而打造学校教育的品牌。

9、建好书香校园工程。

让学校都能真正成为书香校园,让所有的老师都能从读书中不断获得教育的智慧,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从读书中不断汲取成长的力量,让中小学生能多读书、读好书,全面提高综合素质。

10、加快教师专业发展,提升教师素质。

完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,继续优化教师的学历结构、职称结构、年龄结构;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。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单位资料